商品存貨不足,未能加入購物車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商品購買上限為 {{ product.max_order_quantity }} 件
現庫存只剩下 {{ quantityOfStock }} 件
2019 Taste of Harvest 跨國Regional 總決賽冠軍
風味|雞蛋花 紫羅蘭 草莓 葡萄 水蜜桃 佛手柑 草莓威化夾心 蜂蜜
烘焙度|淺焙
產區|GUJI HAMBELA BUKU SAYISA
海拔 |1900~2300M
處理法|非洲式棚架日曬乾燥
品種|衣索比亞古優品種
我們跟「收穫季之味」(Taste of Harvest Competition) 競賽的第一次面對面接觸,是在2017年二月的非洲精品咖啡協會(AFCA,前身為東非精品咖啡協會,EAFCA)所舉辦的「收穫季之味」競賽* (Taste of Harvest Competition)的跨國決賽(Regional)杯測中,這一年我們團隊有兩位特派員在場,除了出席同時舉辦的AFCA年會(ㄉㄚ\ㄅㄞ\ㄅㄞ\),另一項任務就是擔任這個競賽的評審 (杯測兼血拚的概念)。2017年,日曬的布穀阿貝兒以衣索比亞國內冠軍之姿殺進跨國(Regional)的總決賽,最後在總決賽中以0.25的些微差距敗給一支肯亞,最後取得亞軍。隔年,日曬布穀阿貝兒終於取得冠軍。在引進大陸市場之後,進口商以「花魁」命名,台灣的進口商則有以「牡丹」命名者。
布穀雪依莎(Buku Sayisa)成名則是在去年2019年的收穫季之味競賽,布穀雪依莎在去年拿下Taste of Harvest 跨國總決賽 (原文為Regional)的冠軍,一夕成名。我們也在去年第一時間引進,極受好評,在預購中秒殺一空。
「收穫季之味」競賽,原名為 Taste of Harvest Competition。所涵蓋的產區國有肯亞、衣索比亞、馬拉威、尚比亞、坦尚尼亞、剛果及烏干達等國,制度架構就是由各國先進行國內選拔(亦即National階段),最後各國再把得獎的樣品送至AFCA的年會,做國際決賽的評比,稱作Regional。在決賽的杯測評比中,以我們參與評審的2017年度為例,進行兩輪的杯測評比,第二輪以第一輪杯測圈選的批次做最後的評比排名。雖然Taste of Harvest是由非洲精品咖啡協會(AFCA)統籌舉辦,尤其是在跨國的決賽階段(Regional),但畢竟仍有國內賽階段,由各國自行負責。由於各國國情不同,在競賽制度方面也是有些不同的。我們曾經引進過幾個Taste of Harvest的得獎競標批次,例如剛果第4名(20170523報價單)、肯亞地5名(20170712報價單)、烏干達(20190318報價單)、馬拉威等等。這幾個國家的競賽方式比較正常,參加競賽者須把整個批次送到國家舉辦單位封存,再從這個封存的批次抽樣進行比賽評比,如果得獎有競標的話,當然就是以封存的批次競拍,每個批次的量通常也都比較有限,5袋到20袋不等都有。衣索比亞這個國家比較特別,在衣索比亞參加Taste of Harvest競賽,是「不」用整個批次進場封存的,參賽者只要送樣品進場就好。
近幾年亦有不少生豆商開始關注這個比賽並引進,得獎過的豆款(即便非競賽批次)本來就會有加持效果無可厚非,畢竟競賽得獎的豆款,在產地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。但是以不合理的天價收割暴利則未免說不過去。不斷強調「契作」,但到底有沒有查過契作的定義,曾經檢視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跟契作有任何關連?強調獨家,但是不是獨家大家都心裡有數。退潮之後,換個名子繼續上場,再說全球的量都鎖在自己的倉庫裡。若無根據奠基,所有的口號都只是抬價剝削的一種名目而已。